从军营到校园,他们把“劳动课”搬进了生活。在校园里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曾身披军装,用青春守护家国;如今回归校园,把部队“直线加方块”的军旅素养融入日常劳动。军营里的“三分叠,七分整”与学校“5+1”S宿舍管理模式不谋而合,在这个劳动月,退役大学生们用一床床“豆腐块”、一个个“标准柜”诠释着“劳动即修行,内务即风景”的生活哲学,他们不仅把寝室炼成"内务样板间",更将劳动服务延伸到校园角角落落。
今天,带大家走进口腔专升本2411班的“橄榄绿故事”,解锁退役士兵的劳动故事!

「从“战场”到“床铺”的劳动惯性」6号公寓南311宿舍退役大学生周乔的床铺永远棱角分明。“在部队时,班长说‘被子叠不好,怎么打胜仗?’现在我想说,内务整理不是形式,而是用劳动纪律雕刻生活的态度。你看这床单的褶皱,压平的不仅是布料,更是浮躁的心。”

「“断舍离”里的劳动智慧」6号公寓南314宿舍退伍大学生岳云腾的书桌永远一尘不染:“按照‘5+1’S标准,我把物品分成‘必需/偶尔用/不再用’三类,闲置的纸箱变成了收纳盒,劳动不仅让空间变清爽,更让生活有了‘可持续感’”。

「方寸之间的劳动修行」“在部队时,班长常说‘洗漱台干净了,心就静了’。”6号公寓南311宿舍秦卓汉边示范边说:“擦台面要顺着一个方向擦,就像擦枪一样得仔细,犄角旮旯都不能留灰。”每天早晚洗漱时,大伙儿都会自觉把物品归类,台面擦拭干净。
「当劳动成为流行色」“以前觉得打扫卫生是任务,现在发现和大家一起劳动特别有成就感!”参与活动的张俊铭同学笑着说。扫落叶、擦长椅……别看活儿不起眼,大家却干得格外认真。



6号公寓南313宿舍

6号公寓南314宿舍
从叠好一床被子到扫净一条长亭,从一个人的“讲究”到一群人的“风尚”,退役大学生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证明:劳动没有大小,关键是把“认真”二字放进心里。这个劳动月,让我们跟着他们的脚步,一起把寝室“叠”出精神,把校园“擦”出温度,让劳动成为青春最自然的模样!(文/冯叶 图/唐炜力 赵月月 审核/周晓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