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

军旅生涯|药箱为盾,热血为甲,我的迷彩独白

作者:董晨 时间:2025-05-08 点击数:

亲爱的朋友们,欢迎来到“橄榄故事汇”!

他们曾身披“橄榄绿”,用青春守护山河;脱下军装后,在大学以热血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他们把军营锤炼的钢铁意志转化为求知若渴的动力。这些“兵学生”正以独特的精神气质,为当代青年树立着“文武兼修、家国同构”的时代标杆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火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    

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,感受那份忠诚、坚韧与奉献的永恒光芒。

人物介绍:董晨,男,汉族,2021年——2024年在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服役,现就读于口腔医学院专升本2411班,担任班长。

军旅生涯

风雨中的“生命解码术”

2023年台风杜苏芮登陆时,我部某单位被海水倒灌围困。我随队涉水救援,急救包里装着用防水膜层层包裹的止血带和肾上腺素——这是台风天特有的战备改良 。一位战士因墙坍塌导致肋骨骨折,在齐腰深的积水中,我配合军医用 漂浮的塑料桶作临时担架,以战术剪刀剪开衣物暴露伤口, 借头灯微光完成胸腔穿刺排气。那一刻,急救包里的三角巾 不仅是止血工具,更是连接战友情谊之间的纽带。

消杀枪里的“微观战场”

台风过后,腐烂动物尸体与生活垃圾混杂,霍乱弧菌灾 区肆意。我背负 40 斤消杀装备,在废墟间开辟“无菌走廊”。防护服内体温飙至 40℃,面屏上的水雾模糊了视线,却让耳畔的消杀枪轰鸣声愈发清晰——这声音与当年朱日和演习 中炮火轰鸣何其相似!不同的是,此刻的“敌人 ”是肉眼不 可见的微生物,而“胜利 ”的标准是零疫情爆发。

迷彩药箱的永恒使命

药箱始终是军人身份的延伸。那些被台风折断的听诊器泡涨的急救记录本,最终都化作培训中学生手中的教具—— 正如老班长传给我的那句:“卫勤兵的战场,在人民需要处永不下线”。

在军队的日子,如同被熔炉锻造。清晨,哨声撕开夜幕,长跑时口号震破长空。战术训练,泥土裹满全身,伤痛也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。每一次负重奔袭,都磨炼了意志;每一回团队协作,都凝聚了力量。踏入军营,我告别了昔日的迷茫整理内务时,学会了严谨细致;站岗执勤中,懂得了责任担当。在一次次任务的考验下,我从脆弱走向坚韧。这里的时光,有汗水,有欢笑,更有蜕变。军旅不仅是一段经历,更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。(文/图 董晨  审核/周晓华)

Copyright©2010-2013 www.xiyi.edu.cn   联系电话:029-86177361   传真:029-86177894

地址: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   邮编:710021   备案号:XA12275